環縣道情皮影:綿延2000年的中國動漫
“這是什么,就像動畫片一樣?”
“這(zhe)叫道情皮影。很(hen)久以前,在沒有(you)電影和電視的時候,慶陽人民的文化(hua)和娛樂(le)主(zhu)要就是看戲,有(you)秦腔(qiang)、隴劇、道情皮影……”
皮影俗稱燈(deng)影戲,是中(zhong)(zhong)(zhong)國最古(gu)老的(de)戲劇(ju)形式之(zhi)一,源于(yu)2000余年(nian)前的(de)中(zhong)(zhong)(zhong)國古(gu)代(dai)長安,盛行于(yu)唐、宋。至今仍(reng)在(zai)中(zhong)(zhong)(zhong)國民間普遍流(liu)行,堪稱中(zhong)(zhong)(zhong)國民間藝(yi)術(shu)一絕。皮影選用(yong)上等牛皮,經過(guo)刮、磨、洗(xi)、刻(ke)、著(zhu)色等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ke)3000余刀而成。其(qi)藝(yi)術(shu)創意汲取了中(zhong)(zhong)(zhong)國漢代(dai)帛畫、畫像石、畫像磚和唐、宋寺(si)院壁畫之(zhi)手法與(yu)風格(ge)。
“道情”曲藝的一個類別,淵源于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南宋始用漁鼓、筒板伴奏,故又稱道情漁鼓。環縣道情皮影是“道情”與皮影相結合的產物。歷經滄桑,與當地人民的習俗信仰水乳交(jiao)融,形成(cheng)了以環縣(xian)為中心,延伸至周邊(bian)(bian)的華(hua)池(chi)、慶城及(ji)寧夏(xia)鹽池(chi)、陜西定邊(bian)(bian)等(deng)縣(xian)。
近年來(lai),慶陽(yang)市政府外事辦多次組織(zhi)開展“外國人看慶陽(yang)”系(xi)列活動(dong)(dong),環縣道情皮(pi)影(ying)也成為這項活動(dong)(dong)中必不可(ke)少的(de)一道“文(wen)化(hua)(hua)大餐(can)”。從臺前到幕(mu)后,海(hai)外來(lai)賓(bin)觀看皮(pi)影(ying)表演、了解(jie)皮(pi)影(ying)文(wen)化(hua)(hua)、體驗皮(pi)影(ying)操作,感受慶陽(yang)民俗(su)文(wen)化(hua)(hua)的(de)多彩魅力。(工人日報客戶端 記者 康勁)
- 2022-11-14蘭州大學教授張東菊喜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 2022-11-14甘肅1地入選,首批國家級名單公示!
- 2022-11-11敦煌“串聯”全球伙伴:結對子 創基地 云端講述絲路故事
- 2022-11-11衣袖滿“敦煌” 文化校服實力“出圈”
西北角(jiao)
中國甘肅(su)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jin)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