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舟曲傳承發展非遺刺繡技藝 一針一線,繡出幸福花樣
本報記者 宋(song)朝軍
“舟曲(qu)刺繡,講(jiang)究一針(zhen)成型。針(zhen)帶著(zhu)線穿下去,每(mei)步都影響‘花兒’的(de)形(xing)態。”伴著(zhu)晨曦鳥鳴,在甘(gan)肅(su)省舟曲(qu)縣(xian)曲(qu)瓦鄉城(cheng)馬村,幾(ji)名繡娘來到(dao)劉三翠家(jia)里(li),向(xiang)她請教舟曲(qu)刺繡的(de)技巧。
劉三翠是(shi)甘肅省非(fei)物(wu)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舟曲刺繡代表性傳承人,她今年(nian)73歲,已(yi)經和針線(xian)相伴了60年(nian)。
劉三翠(cui)的(de)手(shou)藝傳自村里的(de)老人(ren)。大(da)伙兒都把花卉作為重要(yao)的(de)藝術(shu)形(xing)象。在劉三翠(cui)的(de)屋子里,帽子、荷包等幾百件作品上,最多的(de)圖(tu)案樣式就是(shi)各(ge)種花。2017年,舟曲(qu)刺繡被列入第四(si)批甘肅(su)省(sheng)非物質文化遺(yi)產名錄,并確認了(le)9名省(sheng)級非遺(yi)傳承人(ren),其(qi)中(zhong),劉三翠(cui)的(de)經驗最豐富。
牡丹、菊花(hua)、荷花(hua)、梅花(hua)……隨著針線(xian)一落一挑,十幾種(zhong)姿態各異的(de)花(hua),便在不同的(de)布料上“綻放”,傳(chuan)遞出種(zhong)種(zhong)美好寓意。
“舟曲刺繡(xiu)講究配(pei)線和配(pei)色,搭配(pei)好,花的(de)‘精氣神(shen)’才能繡(xiu)出來。”劉(liu)三翠說。
想要繡好一朵花,得先(xian)剪(jian)出(chu)一朵花。
這就是舟(zhou)曲刺繡的特殊技法。無論用哪(na)種針(zhen)法,刺繡前(qian),都(dou)要剪出一個花形紙樣(yang)。再取(qu)來(lai)糨糊,把(ba)紙樣(yang)粘到布面上,引(yin)針(zhen)帶(dai)線,繞(rao)著(zhu)邊緣勾(gou)勒起來(lai),最(zui)終,整個紙樣(yang)被完全覆蓋到刺繡中。
劉三翠輕撫著繡有牡丹花的(de)枕(zhen)面說道:“這樣做出(chu)來的(de)刺繡,立(li)體感(gan)更(geng)(geng)強、更(geng)(geng)加精(jing)細。結(jie)合繡上去的(de)其他(ta)圖案,紋樣更(geng)(geng)加栩栩如生。”
傳統技(ji)藝的(de)創新漸(jian)成趨勢(shi)。在東山鎮的(de)一家剪紙(zhi)刺繡工作(zuo)室里,舟曲刺繡省(sheng)級非遺傳承人(ren)王建琴正忙著縫制一款背包。仔細看(kan),她所繡的(de)面料、花樣(yang)和針法都很獨特:以(yi)往刺繡多用粗(cu)布(bu)、棉(mian)布(bu)等(deng)做襯底,而王建琴直接(jie)以(yi)麻(ma)布(bu)做底,用鎖邊(bian)的(de)針法,將花兒(er)圖案雕琢(zhuo)得更加精細。
“通過(guo)創新針(zhen)法和載體(ti),舟曲(qu)刺繡(xiu)能夠出現(xian)更(geng)多種類的作品,也更(geng)有靈氣了。”王建(jian)(jian)琴很(hen)欣慰,創新讓更(geng)多的年輕(qing)人也了解到舟曲(qu)刺繡(xiu)。現(xian)在(zai),王建(jian)(jian)琴還(huan)成(cheng)了當地(di)中小學(xue)的兼職藝術教(jiao)師,把舟曲(qu)刺繡(xiu)教(jiao)給孩子們。
刺繡給(gei)當(dang)地群眾(zhong)帶來(lai)了實實在在的收(shou)益(yi)。
在峰迭新(xin)區(qu)的一間手工作坊里(li),舟曲(qu)刺繡省級(ji)非遺傳承人王秀云正和幾名村民談得(de)熱鬧——怎么繡長短(duan)針?什么配線(xian)更(geng)合適?在家做好什么時候來交?一下午,她先后接待(dai)了十幾名村民。
王秀云(yun)的作坊面向(xiang)所(suo)有(you)村民開(kai)放,凡是有(you)意愿(yuan)學或出售(shou)作品的,都可以來(lai)這里(li)找她。根據技藝水平,王秀云(yun)會分配不同的任(ren)務,村民們將原料帶回(hui)(hui)家,在農閑時制作,做完交回(hui)(hui)即可獲得(de)報酬,產品由王秀云(yun)統一銷(xiao)售(shou)。去年(nian),幾十名村民先后來(lai)到這里(li)參與制作,產品銷(xiao)售(shou)額近20萬元。
去(qu)年,舟(zhou)曲(qu)縣通過非遺進校園(yuan)、文化館服務宣傳(chuan)周和主題研學等活(huo)動,專(zhuan)題推廣(guang)舟(zhou)曲(qu)非遺20余場次,并在各類(lei)節慶活(huo)動中融入(ru)舟(zhou)曲(qu)刺繡元素,讓這一優秀傳(chuan)統技(ji)藝被(bei)更多(duo)人知曉。
《 人民(min)日報 》( 2024年(nian)05月14日 第 12 版)
- 2024-05-14【真心實意 厚道甘肅】天水“絕活”都有啥?
- 2024-05-08【甘快看】第十九屆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將于6月10日啟幕
- 2024-05-08舟曲“跑馬節”:感受別樣民俗文化
- 2024-05-07【小隴畫報·258期】走進多彩碌曲 領略藏族風情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su)
學(xue)習強國
今日(ri)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