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土高原,廣褒草原
茫茫戈壁,潔白冰川
雄渾壯麗的甘肅
宛若一柄玉如意
鑲(xiang)嵌(qian)于祖國遼闊(kuo)的版(ban)圖上
歷(li)史厚重的甘肅(su)
大地灣、馬(ma)家(jia)窯、半(ban)山和齊家(jia)
厚重的黃(huang)土(tu)塑造靈動的彩陶
紋(wen)飾的(de)神韻(yun)勾(gou)勒智慧的(de)美(mei)
作(zuo)八卦(gua)、造書契(qi)、制嫁娶
人文(wen)始(shi)祖伏羲舉起文(wen)明的火把
帶領先民走出洪荒的暗夜
發端農耕,周祖話桑(sang)麻
人世(shi)有了喧鬧的煙火氣
岐伯和黃帝“隴上對(dui)”
成就《黃帝內經》
武威、張掖(ye)、酒泉、敦煌(huang)
河西四郡從歷(li)史中走(zou)來(lai)
少年將軍霍(huo)去(qu)病的馬蹄
至今回響在祁連山(shan)和焉支山(shan)
人文璀(cui)璨的(de)甘肅(su)
鋪開一(yi)匹絲(si)綢(chou),大道無垠
東起(qi)烏鞘(qiao)嶺,西至玉門關
河西走廊長歌不絕
鮮衣怒(nu)馬的商隊沐月踏沙
悠(you)悠(you)駝鈴串(chuan)起漫漫絲路
千(qian)年莫高窟,一窟一世界
美(mei)(mei)輪(lun)美(mei)(mei)奐的(de)壁(bi)畫,形(xing)神兼(jian)備的(de)彩塑
蘊藏人類千年文明景觀
不登嘉(jia)峪(yu)關,何以語長(chang)城
在無數人心里
任憑日月輪換、風云變幻
巍巍長城就是(shi)民(min)族的脊(ji)梁
不(bu)吃牛肉面,怎么(me)語黃河
一座黃河穿越而(er)過的(de)城
一口特大號的鍋
一把粗細隨客的面
無論你從哪(na)里來,一碗蘭州牛(niu)肉面
將食欲勾得千回百轉
不(bu)(bu)觸摸甘肅(su),不(bu)(bu)足以(yi)語(yu)中國
臘(la)子口的天(tian)險折服于信(xin)仰的海拔
哈達(da)鋪的燈火指引紅軍“到陜北去”
會寧,黃土高原的(de)“紅(hong)色坐標(biao)”
紅軍主力會師地,把苦難終結
南梁,紅旗不倒
紅軍北上,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地(di)理奇崛的(de)甘(gan)肅
祁連山,山青雪白牧牛羊
這里是西(xi)部(bu)生態安全屏(ping)障
西望昆侖,南接秦嶺
孕育石羊河(he)、黑河(he)、疏勒(le)河(he)三大內陸河(he)
滋(zi)養黃河,哺育河西(xi)走(zou)廊
月牙泉,飛天的化身
琵琶反彈(dan)奏響風吹(chui)沙鳴
張掖是大地的彩虹
丹霞比春色更斑斕
弱水三千出祁連
從《山海經》流到今
哺育戈壁成綠洲
卻事(shi)了拂衣去,改名(ming)黑河
一如樸素的隴人
交流(liu)互(hu)鑒的(de)甘(gan)肅(su)
西出陽關,東抵長安
絲綢之(zhi)路貫穿甘肅全境
沿著1600公里(li)的絲綢古(gu)道
葡萄(tao)、石榴、芝麻等(deng)播撒華夏
絲綢(chou)、陶(tao)瓷、紙張(zhang)等傳向世(shi)界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天馬號(hao)”中歐班列(lie)開辟入(ru)歐新通道
“一帶(dai)一路(lu)”高校聯盟覆蓋27個(ge)國(guo)家和地區(qu)
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li)經貿往來關系
……
穿(chuan)越漢唐盛世走來的(de)甘肅
在(zai)高質量共建“一(yi)帶一(yi)路(lu)”中
描繪濃(nong)墨重彩的(de)“畫(hua)卷”
日新(xin)月異的甘肅
祁(qi)連生態保護由亂到治
安居的雪豹出鏡率(lv)越(yue)來(lai)越(yue)高(gao)
“大(da)漠孤煙直”的風景
變身新興(xing)產(chan)業“風光”資(zi)源
敦煌“種”出人(ren)造太(tai)陽
我(wo)國首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奠基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目前我國唯一的載(zai)人航天發(fa)射場
甘肅“特產”——
1000攝氏度(du)灼燒不化的金川鎳基合金
零下60攝氏度不凝(ning)固的玉門航天液壓油
護送航天員直上九霄入“天宮”
隴原大地,書寫華(hua)章
千年(nian)絲路,魅力甘肅

 
                               
 西北角(jiao)
西北角(jiao) 中(zhong)國甘肅網微信
中(zhong)國甘肅網微信 中(zhong)國甘肅網微博
中(zhong)國甘肅網微博 微(wei)博甘(gan)肅
微(wei)博甘(gan)肅 學習強國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tiao)號
今日頭條(tiao)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