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家文化民間藏品回歸故里首展
原標題:齊家文(wen)化民(min)間(jian)藏品回歸(gui)故里首展
中(zhong)新社蘭(lan)州11月(yue)27日電(丁(ding)思 艾(ai)慶(qing)龍)甘肅省臨夏州廣河縣齊(qi)家文(wen)(wen)化(hua)(hua)博物館館長馬海(hai)林27日接受(shou)中(zhong)新社記者采訪介(jie)紹稱(cheng),為紀念齊(qi)家文(wen)(wen)化(hua)(hua)發(fa)現百年,該館重新布設主題(ti)展,來自全(quan)國收藏愛好(hao)者捐贈千余(yu)件齊(qi)家文(wen)(wen)化(hua)(hua)藏品(pin)回歸故里,并從中(zhong)挑選出300多件精品(pin)首次集中(zhong)亮相。
齊家(jia)文化距今約4300年—3500年,因瑞典學者安特(te)生于(yu)1924年在廣河(he)縣齊家(jia)鎮齊家(jia)坪村首次發現而得名。它(ta)是(shi)華夏文明(ming)的重要源(yuan)頭,也是(shi)東西方文明(ming)交(jiao)流的十字路口,被譽為“史前絲綢(chou)之路的重要奠基者”。

11月27日,甘肅省臨夏州廣河(he)縣齊家文化博物館(guan)展出的青銅(tong)刀。 九美旦增 攝
此次展(zhan)覽主(zhu)題為“金玉齊(qi)家 文(wen)(wen)明(ming)交(jiao)匯——齊(qi)家文(wen)(wen)化展(zhan)”,共展(zhan)出文(wen)(wen)物(wu)1400多(duo)件,以齊(qi)家文(wen)(wen)化的起源、發展(zhan)和文(wen)(wen)化意義為主(zhu)線,重點展(zhan)示其在農業、制(zhi)陶、冶(ye)金等領域(yu)的成就,以及(ji)在東西方文(wen)(wen)化交(jiao)流中的深遠(yuan)影響。
自2022年2月,截至目前(qian),該館(guan)共接(jie)受來自全國各地61名(ming)收(shou)藏人士無(wu)償捐(juan)贈的銅器(qi)、玉(yu)器(qi)、骨器(qi)、陶器(qi)等2718件(套(tao))。經專家鑒(jian)定,確定為文(wen)物共計1848件(套(tao))。
馬海林稱,這(zhe)批捐(juan)贈(zeng)藏品(pin)充(chong)實展覽脈絡,尤其是玉(yu)器、銅器,為(wei)凸顯展覽主題提供(gong)更加(jia)豐富有力的實物(wu)佐證。這(zhe)些(xie)捐(juan)贈(zeng)讓館內藏品(pin)數量翻倍,豐富館藏資源,多(duo)角度(du)呈現(xian)齊家文化在文明加(jia)速形成(cheng)過程中的作(zuo)用(yong)。
齊家(jia)文(wen)化中英文(wen)專題(ti)數字(zi)博物(wu)館(guan)(guan)于(yu)2017年建(jian)成。馬海林表示,此(ci)次主題(ti)展正在(zai)籌(chou)劃上線數字(zi)博物(wu)館(guan)(guan),為觀(guan)眾線上線下提(ti)供了解(jie)齊家(jia)文(wen)化的新窗口;未來還(huan)將結合展覽的互(hu)動環節(jie),開發(fa)具有互(hu)動性的文(wen)創產品,增強觀(guan)眾的參與感(gan)(gan)和體驗感(gan)(gan)。(完)
- 2024-11-26“數字敦煌”已吸引全球2200萬人次訪問
- 2024-11-272024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我省榮獲“最佳組織獎”和“最佳展臺獎”
- 2024-11-27蘭州棲云田園小鎮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 2024-11-262024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甘肅省榮獲“最佳組織獎”和“最佳展臺獎”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wei)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guo)
今(jin)日頭(tou)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