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止水澄清

【楹聯】
心如止水澄清,自(zi)覺胸(xiong)中無(wu)妄念;
事共浮云消散,始知身外(wai)盡虛(xu)名。
——清(qing)•楊(yang)壽楠撰(見《民(min)國聯三百(bai)副(fu)》)
【小識】
這(zhe)是(shi)近代楊(yang)壽(shou)楠的自題聯。同近代許(xu)多名人一(yi)樣,他的經歷也比較曲折。從晚清(qing)翰林,到(dao)維新大臣,再(zai)到(dao)民國部長,最后實業救國,幾經輾轉沉浮,認清(qing)了(le)是(shi)非曲折,也看清(qing)了(le)富貴名利,晚年他辭(ci)去一(yi)切“虛名”,將自己的書齋(zhai)署(shu)名“云(yun)在山(shan)房”,已是(shi)歸于(yu)淡薄。當然,他的淡薄,更多是(shi)無可奈何(he)。
曾(ceng)幾(ji)何(he)時,他也是清末著名(ming)的(de)“五大臣出洋考察團”中的(de)一員,還曾(ceng)是考察報告的(de)“總文案”,亦曾(ceng)將歐洲三(san)十余部有(you)關政(zheng)治、經(jing)(jing)濟的(de)著作推薦國人,還曾(ceng)以(yi)經(jing)(jing)世致用為己任,但終究時局如此(ci),時勢(shi)如此(ci),晚年歸(gui)于淡薄,實是不得已而為之(zhi)。
莊子說“人莫鑒于流水,而鑒于止水。”心如止水,是寧靜而自然。這種寧靜,就像楊壽楠一樣,必須經積年流水之涌灌,才能激濁揚清,回歸澄澈純潔。但往往追名逐利,人如流水,等不及靜下一觀。《論語》告訴我們:“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這樣的追逐,遲早有煙消云散的時候。就像這副戲臺聯所說:“乾坤一戲場,請君更看戲中戲;俯仰皆身鑒,對影莫言身外身。”貪得無厭,就怕你入戲太深。(嘉南)

(書(shu)法(fa)作(zuo)品由甘肅省(sheng)書(shu)法(fa)家協會提供 作(zuo)者 楊彥榮)
相關新聞
- 2021-09-24《中國共產黨監督執紀史話》
 - 2021-09-24魯迅在北京的歲月
 - 2021-09-24欲當大事 須是篤實
 - 2021-09-24扁舟又趁浙江潮
 
精彩推薦
- 甘肅省2021年度土地例行督察啟動會議召開 程曉波出席會議
 - 甘肅省科學院數字化轉型協同創新中心成立
 - 開園首日 蘭州野生動物園迎來近三千游客
 - 余建:構建大格局凝心聚力為甘肅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 任振鶴在蘭州調研為民實事有關項目推進情況時強調 言出必行有諾必踐 加速加力高質高效 確保如期兌現向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
 - 甘肅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召開
 - 尹弘在調研數字政府建設工作時強調:提升數字治理水平 推動政務服務轉型 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賦能
 - 打卡!來自敦煌的文旅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