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育齡:“救死扶傷平生愿,人生價值是奉獻”
今天
“七一勛章”獲得者
新中國胸外科事業的(de)開(kai)拓(tuo)者和奠基(ji)人(ren)
中日友好醫院首任院長辛育齡
因病在北京逝世
享年101歲

對黨無限忠誠
對事業不懈追求
對群眾充滿深情
辛育齡身(shen)上(shang)老(lao)一輩(bei)醫療衛(wei)生工作者的高尚(shang)品(pin)質
被眾多青年醫(yi)護人(ren)員(yuan)當作“人(ren)生指南”
辛育齡(ling)1921年(nian)2月(yue)出生于(yu)河北高陽
16歲投筆從戎
奮起參加冀中(zhong)人民自(zi)衛軍(jun)
由此走上為之奮斗(dou)一生的革命道路
17歲參加八路軍
被(bei)派到白求恩醫療隊(dui)工(gong)作
親身感(gan)受到白(bai)求恩(en)“毫不利(li)己,專(zhuan)門利(li)人”的(de)精神
開啟學醫的征程
18歲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立志為共產主義事(shi)業(ye)奮斗終生

1956年他(ta)從(cong)蘇聯學成歸國(guo)
毅然(ran)選擇留在地方
因為當時(shi)部隊醫院只(zhi)接收(shou)軍隊病員
到地方上可以為(wei)更多病(bing)人做手(shou)術
他主動要(yao)求分配去結核病研究所組建胸外科
開創了肺切除手術治療肺結(jie)核的先河
六十年代開展針刺麻醉下肺切除手術
七十年代開展肺癌外科手(shou)術(shu)
八(ba)十年(nian)代使用(yong)電(dian)化學療法治療晚期(qi)肺癌(ai)
作為我國人體肺移(yi)植手術第一人
他(ta)在胸外科(ke)領域多個方面取得“從0到1”的突破
一次次攀登醫學高峰(feng)
無一不是從(cong)患者的健(jian)康需(xu)求出發(fa)
致力于傾盡所學報效(xiao)祖國(guo)、服務人(ren)民

辛育齡歷經3年時(shi)間
籌(chou)建中日友(you)好醫(yi)院
醫院建成后
他(ta)主動(dong)辭去院(yuan)長職(zhi)務
重返一線開展(zhan)醫(yi)療工(gong)作
為的是繼續服務患者
“我一生最大的愿(yuan)望(wang)
就是做一(yi)個好(hao)醫生
做一棵(ke)無影燈下(xia)的‘不老松’”
1954年到2004年間
辛育齡(ling)共完成胸外(wai)科手術1.5萬多例(li)
他80多歲(sui)高齡還堅持每周出門診
參加科室查房
82歲仍親自主刀做(zuo)肺切除手(shou)術(shu)
86歲還親自為患者做電(dian)化療(liao)
89歲時(shi)因無法(fa)站立才戀(lian)戀(lian)不舍離開(kai)臨床
辛育齡說:
“我當(dang)了一(yi)輩子的醫生(sheng)
看了無數的病人,我(wo)沒有遺(yi)憾了”

他不(bu)僅為無數患者驅散(san)病痛、帶去健康福祉
還不斷總結(jie)經驗、開課(ke)授業(ye)
為黨培養了一(yi)大批醫(yi)療人才
從1958年到1980年
他牽頭(tou)舉辦的培訓班
為全國培養出(chu)1000余名(ming)胸外科技術骨干
指導各地40多所醫院建立胸外(wai)科
截至2022年3月
辛育齡為全國培養了三百余名高(gao)級胸外(wai)科(ke)醫師(shi)
三十余(yu)名碩士和(he)博(bo)士研究生
兩千余名醫師
使之成為全國各地醫(yi)療中堅(jian)力量
惠及更多患者
“救(jiu)死(si)扶傷平生愿,人生價值是奉獻(xian)”
是他始終堅守的信仰
“要做白求(qiu)恩(en)式的好大夫”
是他對新(xin)時代青年(nian)醫者最深情的囑托(tuo)
辛育齡從醫歷程
生動地(di)詮釋了(le)老(lao)一輩知識分子報效(xiao)祖國
心系百姓的情懷
濃縮了中國(guo)共產黨(dang)的醫學(xue)事業發展(zhan)的歷史
(中(zhong)央紀(ji)委國家監委網(wang)站 王小寧 整理(li) 資料(liao)來源:人民日(ri)報(bao)(bao)、新(xin)華社、新(xin)京報(bao)(bao)、中(zhong)國青年報(bao)(bao)等)
- 2022-06-09以務實舉措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 2022-06-09以常態化政治監督保障長效化落實
 - 2022-06-09監督故事 | 無中生有的危房改造補助款
 - 2022-06-09關于對甘肅省擬推薦的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和嘉獎對象進行公示的公告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xi)強國
今日頭條(tiao)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