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首個科技支撐非遺傳承保護項目通過驗
由省農科院承(cheng)擔的首(shou)個科技(ji)(ji)支(zhi)撐非遺(yi)傳承(cheng)保護(hu)項(xiang)目(mu)——《蠟果(guo)模(mo)型制作(zuo)技(ji)(ji)藝(yi)傳承(cheng)與保護(hu)》,日前在(zai)蘭通過驗收(shou)(shou)。該項(xiang)目(mu)的驗收(shou)(shou)標志著我省在(zai)推(tui)動(dong)科技(ji)(ji)文化融合,以科技(ji)(ji)支(zhi)撐推(tui)動(dong)非遺(yi)項(xiang)目(mu)傳承(cheng)保護(hu)和創(chuang)新發展方面取得新進展。
“傳統(tong)蠟果制(zhi)作(zuo)(zuo)技(ji)藝(yi)”是指以(yi)天然白(bai)蠟、石(shi)膏等(deng)為主(zhu)要原料(liao),經過制(zhi)模、翻制(zhi)、整修潤飾等(deng)多(duo)重工序(xu),純(chun)手(shou)工制(zhi)作(zuo)(zuo)蠟果模型的(de)傳統(tong)手(shou)工藝(yi)。由于天然白(bai)蠟環保無污染和優良的(de)可塑性,在(zai)教(jiao)學(xue)科研、展(zhan)覽(lan)展(zhan)示等(deng)領域應用前景良好。2017年(nian)該項技(ji)藝(yi)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項目實施以來,省農科院高級工藝美術師周晶帶領項目團隊相繼開展了傳統蠟果模型制作工藝、材料配方等研究,取得了諸多研究成果。該項目首次系統闡述了傳統蠟果制作配方及工藝流程,提出了技術規程,創新性地解決了蠟果遇熱塌癟等問題。同時,還建立了傳統蠟果模型制作工藝傳承工作室,研究開發出了蠟質模型新產品,培養了一批傳統蠟果模型制作傳承人,初步明確了蘭州地區傳統蠟果制作技藝的傳承脈絡。(記(ji)者李滿福)
相關新聞
- 2021-06-22中央第十五督導組下沉蘭州新區督導政法隊伍教育整頓
- 2021-06-15巴基斯坦芒果首次來蘭州了
- 2021-06-15蘭州市首個風電項目在永登縣坪城開工
- 2021-06-09甘肅省兩法院公開發布環境司法保護情況及典型案例
精彩推薦
- 蘭州市國際禁毒日大型宣傳活動啟動
- 蘭州市百余名兒童督導員持證上崗 織密未成年保護社會網
- “春綠隴原”帶你走進裕固花香 音樂舞蹈史詩《裕固兒女心向黨》今晚亮相蘭州
-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艾黎精神”專題宣講會在蘭州城市學院舉辦
- 酒泉肅北:讓黨旗在居民樓院一線高高飄揚
- 青年志愿者服務公祭伏羲大典簽名活動在天水伏羲廣場舉行
- 微視頻|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任振鶴在2021年公祭伏羲大典上恭讀祭文
- 微視頻| 2021(辛丑)年公祭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準備就緒!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