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人相201期】陳明富:在遼闊西部大地書寫青春答卷
“老師,我放棄普通推免(mian)。”
2024年9月18日下午,蘭(lan)州大(da)學(xue)(xue)化學(xue)(xue)化工學(xue)(xue)院2021級本科生陳明富提交了放棄普通推免的承諾書,他選擇成為蘭(lan)州大(da)學(xue)(xue)第(di)27屆研(yan)究生支教團(tuan)的一員。
面對(dui)周(zhou)圍人“為什么要(yao)多花一(yi)年時間?”的疑問,這個從烏蒙山(shan)走出的青(qing)年,選擇扎根(gen)祖國西(xi)部大地,追求理想(xiang)、磨礪心(xin)智、綻放青(qing)春(chun)。

“看著天上的星星,我找到了最亮的那顆”
陳明富的(de)家鄉會澤縣是云南的(de)一座小城,這里群山如(ru)黛(dai),林木蔥郁,四時蒼翠。
“會澤曾是國家級(ji)貧困縣,但我們(men)那里非常重視(shi)教育(yu),每(mei)年(nian)有十(shi)多(duo)個考上清華北大的(de)學生。”據陳(chen)明富回憶,教育(yu)被會澤縣視(shi)為(wei)阻(zu)斷貧困代際傳遞的(de)有力(li)抓手,當地舉全縣之力(li)推進教育(yu)改革和(he)發展。

“剛上小學(xue)的(de)時候(hou)我不明白學(xue)習的(de)重要性(xing),也不知道怎(zen)么學(xue)習,只能考五六十分。”但母親的(de)話語時刻縈繞在他的(de)耳邊(bian):“只有好(hao)(hao)好(hao)(hao)學(xue)習,只有上大學(xue),你才可能走出大山。”
“我要考上大學,走出大山。”在田壟上,陳明富做出了(le)至關重要的決定,少年的內心完(wan)成了(le)從懵懂到堅定的蛻變。
“仰頭望著(zhu)天空(kong),看著(zhu)天上的星星,我找到了最亮的那顆(ke)。”陳明(ming)富說(shuo)。
高中(zhong)時期,陳明富(fu)憑借優(you)異的(de)(de)成績獲(huo)得了參加化學競(jing)賽與物(wu)理競(jing)賽的(de)(de)機會。第一次來到省(sheng)城,高樓大(da)廈巍峨聳立(li),車(che)流不(bu)息(xi)如織。那一刻,“走出(chu)大(da)山,去探尋更加遼闊的(de)(de)天地(di)”的(de)(de)愿望愈發(fa)堅定(ding)。
“將科學的魅力傳遞給更多孩子”
2021年9月,陳(chen)明富以優異成績考(kao)入蘭州大學。大一(yi)的時候,他加(jia)入了蘭貝創業(ye)實踐團隊,并在團隊中(zhong)萌生(sheng)了以科普為主(zhu)題做創新創業(ye)項(xiang)目的想(xiang)法(fa)。

此后,陳明富先(xian)后創建了(le)“蘭(lan)貝科(ke)普(pu)志愿(yuan)服務(wu)隊”和“身(shen)邊化學科(ke)普(pu)志愿(yuan)服務(wu)隊”,致力于(yu)將(jiang)(jiang)科(ke)普(pu)教育帶到偏遠地(di)區,將(jiang)(jiang)科(ke)學的(de)種子播撒到更多孩(hai)子的(de)心中。
團隊(dui)邀請甘肅省優秀科(ke)普(pu)作家、蘭州大學材料與能源(yuan)學院張加馳教授(shou)作為專業指導老師,對科(ke)普(pu)活動(dong)和(he)課程設計的(de)安全(quan)性進行保駕護航。在這過程中,張老師不僅全(quan)程參與科(ke)普(pu)課程庫的(de)建設指導,還(huan)親自帶隊(dui)開展科(ke)普(pu)活動(dong)做示范性教學。
在開展(zhan)化(hua)學科普(pu)進社區、進校園等活動中,陳明富(fu)喜歡給小朋友(you)們展(zhan)示銀鏡反應、火(huo)山噴發(fa)、滴水生(sheng)煙、黃(huang)金雨等一系列能夠(gou)產(chan)生(sheng)酷炫現象的趣味化(hua)學實驗,他希望自己能將(jiang)科學的魅力傳遞給更多孩子。

在(zai)他的努力下,“身邊化學(xue)科普(pu)志(zhi)(zhi)愿服務(wu)隊(dui)(dui)”逐(zhu)漸發展壯大,團隊(dui)(dui)堅持(chi)“志(zhi)(zhi)在(zai)心(xin)中,愿在(zai)行動”的理念,不僅走進了蘭(lan)州本地(di)的校(xiao)園(yuan)和社區,更通(tong)過(guo)線上(shang)線下科普(pu)支教(jiao)的方(fang)式為(wei)甘肅、云南、青海、西藏等十余個(ge)省份的百余所中小學(xue)校(xiao)開展科普(pu)活動數百場,累計服務(wu)數萬余人。
每當(dang)看(kan)到(dao)孩子們充滿好(hao)奇(qi)和渴望的眼睛時,陳明(ming)富覺得這(zhe)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有反哺大山、回報大山的理想”
2024年(nian)(nian)9月,《關于組(zu)建第27屆中國青年(nian)(nian)志愿(yuan)者研究生(sheng)支教團(2025-2026年(nian)(nian)度)蘭州大學(xue)服務隊有關工作的預通知》發出。
“當時已經準備(bei)了(le)很久(jiu),從八月下旬開始(shi),我就在一(yi)遍一(yi)遍地(di)過準備(bei)的課程。看(kan)到研支(zhi)團招募的通知時,我知道機會(hui)來(lai)了(le)。”

在正式加(jia)入研究(jiu)生支教團之(zhi)前(qian),陳明富在科(ke)(ke)研和(he)(he)學(xue)科(ke)(ke)競(jing)賽上參加(jia)了(le)多項省級和(he)(he)國家(jia)級比賽,并獲得(de)了(le)優異(yi)的成績。他還(huan)(huan)考取(qu)了(le)高中化學(xue)和(he)(he)高中物理的教師(shi)資格證(zheng),并仔細學(xue)習小學(xue)課程的內容(rong)。此外(wai),他還(huan)(huan)考取(qu)了(le)計算機(ji)二(er)級合格證(zheng)書和(he)(he)普通話證(zheng)書,以(yi)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9月13日,對陳明富來說是忙碌(liu)而充實的一天,“學院的推免答辯和研支團筆試都在那天上(shang)午。”
答(da)(da)(da)辯前一天夜晚,陳(chen)明富幾乎一夜未眠,忙于(yu)修改推免答(da)(da)(da)辯的PPT。凌晨(chen)四點多,天邊泛起了(le)魚肚白,盡(jin)管(guan)疲憊,但他背(bei)了(le)幾遍稿(gao)子便匆(cong)匆(cong)出門趕(gan)往答(da)(da)(da)辯現(xian)場。上午(wu)八點半,陳(chen)明富參與了(le)化學(xue)化工學(xue)院普通(tong)推免的答(da)(da)(da)辯;僅僅一個(ge)半小時后(hou),他又匆(cong)匆(cong)趕(gan)到(dao)了(le)研支團的筆(bi)試現(xian)場。
9月16日(ri),普通推免計劃公(gong)布名(ming)單,陳(chen)明富(fu)確認(ren)入圍;9月18日(ri),“關于(yu)第27屆研究生支教(jiao)團蘭(lan)州大(da)學服務(wu)隊選拔結果的(de)公(gong)示”發布,陳(chen)明富(fu)也榜上有名(ming)。
輔(fu)導員張婕的一通電話,讓他來到了抉(jue)擇的十字(zi)路口。“明(ming)富,現(xian)在你成功(gong)入(ru)圍了兩項推(tui)免計劃,根據有關工作規(gui)定需要(yao)你做出選擇,選擇最終的推(tui)免方式(shi)。”
沒(mei)有(you)絲毫猶豫,他給出堅定的回答:“老師(shi),我(wo)放棄(qi)普通推免(mian),我(wo)想加入(ru)蘭州大學研究(jiu)生支教團。”

當天下午,陳明富(fu)前往院辦提交了放(fang)棄普通推免的承諾(nuo)書,簽署了《中國青年(nian)志愿者研(yan)究生支教團招募(mu)協議書》,正(zheng)式成(cheng)為了蘭(lan)州大學第27屆研(yan)究生支教團的一員。
當陳明富做出這個決(jue)定時,并非(fei)所有人(ren)都表示理解與支持。面對這些不(bu)解,他有著自己(ji)的(de)信念(nian)。“我一直記得兒時在大(da)山(shan)深處(chu)求學(xue)的(de)模樣,我也有反(fan)哺(bu)大(da)山(shan)、回報大(da)山(shan)的(de)理想(xiang)。”
2024年元(yuan)旦,作(zuo)為(wei)科普(pu)課堂活動負責(ze)人,陳明富(fu)走進(jin)了(le)搭(da)建在(zai)積(ji)石山縣地(di)震安置點的(de)教室,為(wei)那里的(de)孩(hai)(hai)子(zi)(zi)們帶(dai)去科普(pu)知(zhi)識。在(zai)接受(shou)央視新聞采訪時,他說:“我希望能給更(geng)多(duo)的(de)孩(hai)(hai)子(zi)(zi)帶(dai)去科普(pu),孩(hai)(hai)子(zi)(zi)們眼(yan)里的(de)光更(geng)加堅定了(le)我的(de)理想與(yu)追求。”
活動結束時,孩子們追(zhui)著他問(wen):“哥哥,你們還會再來(lai)嗎?”
八月,他再次踏上了前(qian)往積石山的路途(tu),走(zou)(zou)進了那間教室(shi)。這一(yi)次臨(lin)走(zou)(zou)時(shi),孩子們(men)簇(cu)擁在他們(men)身邊:“哥哥,我也要上蘭州(zhou)大學。”那一(yi)刻(ke),陳明富(fu)覺得希望的種子已經(jing)在孩子們(men)心(xin)中生根發芽。
“在遼闊的西部大地上書寫青春答卷”
“作為從大(da)山走出來的孩子(zi),現在有機(ji)會回饋大(da)山是一(yi)件非常(chang)有意義的事情。”陳(chen)明富渴望回到山區,與孩子(zi)們待在一(yi)起,找回那份初心和(he)純(chun)粹(cui)。
“我想通過支教(jiao)去影響和(he)改變更多的(de)(de)孩(hai)子,讓他們(men)也能夠(gou)好好學習走出大山,看到更廣闊的(de)(de)世界,這也是我對自(zi)己人生意義的(de)(de)尋找。”

蘭州大學研(yan)究生支(zhi)教(jiao)團(tuan)的(de)培養體系十分(fen)完(wan)善,如今的(de)陳明富生活充(chong)實,日常(chang)學習(xi)、科(ke)研(yan)訓練、志愿(yuan)服務之(zhi)外,他(ta)將(jiang)更多的(de)時間都放在了(le)與(yu)研(yan)支(zhi)團(tuan)的(de)成員們共同(tong)準備(bei)支(zhi)教(jiao)的(de)過程(cheng)中:一(yi)(yi)(yi)天一(yi)(yi)(yi)篇(pian)字帖(tie)、一(yi)(yi)(yi)周(zhou)(zhou)三次(ci)跑操(cao)、一(yi)(yi)(yi)周(zhou)(zhou)一(yi)(yi)(yi)次(ci)教(jiao)案、一(yi)(yi)(yi)周(zhou)(zhou)三次(ci)板書(shu)、一(yi)(yi)(yi)個(ge)月(yue)一(yi)(yi)(yi)次(ci)試講……
“大(da)家都想為支教(jiao)生活做好(hao)充分的(de)準備,完成從(cong)學生到老師的(de)身份轉變。”
在(zai)實踐方面,陳(chen)明富(fu)也積累了(le)豐富(fu)的經驗。他曾擔任了(le)兩個小學(xue)社團的指導教(jiao)師,在(zai)多次活動(dong)中鍛(duan)煉了(le)自己的教(jiao)學(xue)能力和組織(zhi)能力。
對于支教(jiao)生活(huo),陳明(ming)富充滿了(le)期待和憧憬。“我(wo)希望能夠用自己(ji)的(de)經歷(li)去激勵孩子(zi)們,通過自己(ji)的(de)教(jiao)學讓更多的(de)孩子(zi)愛上科學、愛上學習。”

談及支教可能面臨(lin)的困難,陳明(ming)富更多的是坦然:“現在(zai)服(fu)務地(di)的學校基礎設(she)施都很完善(shan),我并(bing)不太擔心(xin)生活條(tiao)件上的問題。我也從來不怕吃(chi)苦。”
因為家里(li)條件艱苦,他(ta)(ta)從小就學會(hui)(hui)并(bing)承擔了(le)各種家務活兒。當看見他(ta)(ta)的雙手時,就會(hui)(hui)更明白他(ta)(ta)為什么有面對一切困(kun)境(jing)的勇氣與(yu)決心。
“左手(shou)(shou)虎(hu)口的(de)(de)肉(rou)瘤,是五(wu)歲(sui)時(shi)第一次洗碗因不慎打碎(sui)碗留下(xia)的(de)(de)碎(sui)片(pian);右手(shou)(shou)無名指(zhi)的(de)(de)骨(gu)節突出變形,是八歲(sui)時(shi)在地(di)里挖(wa)洋芋脫臼未及時(shi)處理導(dao)(dao)致的(de)(de);九歲(sui)割(ge)草喂(wei)牛時(shi),左手(shou)(shou)食指(zhi)被削(xue)傷,留下(xia)一道(dao)永(yong)恒(heng)的(de)(de)疤(ba)痕;右手(shou)(shou)食指(zhi)在十二歲(sui)時(shi)遭遇磚頭(tou)重創導(dao)(dao)致了(le)粉(fen)碎(sui)性骨(gu)折,縫了(le)十多針仍歪曲(qu)無法伸直……”說起這(zhe)些,陳(chen)明(ming)富很坦然。

如今,這雙手在黑(hei)板(ban)上書寫下一(yi)行行清晰的板(ban)書,在遼(liao)闊(kuo)的西(xi)部(bu)大地上寫下青春答卷。
“用一(yi)年(nian)的(de)(de)時間,做一(yi)件終生難忘的(de)(de)事。”這是打動(dong)了無數(shu)西部(bu)計劃志愿者的(de)(de)一(yi)句話(hua),是數(shu)十年(nian)來蘭(lan)州大(da)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們口口相傳的(de)(de)一(yi)句話(hua),也是陳明富對(dui)自己的(de)(de)承諾與期許。
本期隴人相 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沈文剛 通訊員 陳全康黎
- 2025-03-26【隴人相200期】公路人呂喬艷:守隧護橋不負橘色榮譽
- 2024-03-05【隴人相175期】珍藏“雷鋒”的蘭州老人王秀珍
- 2025-03-07【隴人相199期】楊霞:“草原曼巴”用愛守護女性
- 2025-02-24【隴人相198期】關小利:巧手傳承疳娃娃 非遺煥發新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