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下深呼吸:廢石山變“綠肺” 續寫綠色發展新章

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劉姍
初秋的金昌,清晨薄霧初散,金川國家礦山公園的山徑上(shang)已響起晨練的腳步(bu)聲。
松針綴露,鳥(niao)啼如(ru)洗(xi),誰(shui)曾想,腳(jiao)下(xia)每一把泥土都(dou)曾是一塊鋒利的(de)礦渣,如今,這片(pian)總面積200萬平方米的(de)城市(shi)“綠(lv)肺”,在116個品種、74萬株苗(miao)木的(de)簇擁里輕輕吐納(na),替一座因“鎳”聲震寰宇的(de)工業(ye)城(cheng),完成了一次最柔軟的(de)深呼吸。
9月(yue)7日,“祁連山下是我家”第二(er)季河西走(zou)廊經濟帶生態保護(hu)和高(gao)質量發展媒體行采訪團走(zou)進金昌市,實(shi)地(di)探訪金川(chuan)國(guo)家礦山公園,見證這座因“鎳(nie)”聞名的工業城市如何以(yi)生態重塑(su)“城市呼吸”,讓廢石山披上“綠甲”,成為資源型城市綠色轉型的鮮活樣本。
1959年,金川鎳礦爆破出第一聲(sheng)巨響。此后三(san)十年間,7033萬立方(fang)米礦巖(yan)被采(cai)剝(bo),2903萬噸鎳(nie)(nie)礦出(chu)礦,一舉摘掉中國“貧鎳(nie)(nie)國”帽(mao)子,也在金昌市區留下了全國最大人(ren)造(zao)礦坑和(he)近200萬平方(fang)米的廢(fei)石山。
風吹石走,塵飛沙揚,成為鎳(nie)都的“呼吸之(zhi)痛”。
2009年,金(jin)川集(ji)團(tuan)聯(lian)合相(xiang)關科研院(yuan)所等(deng)單位,組(zu)建專業背景涉(she)及園林規劃、植保、土壤學等(deng)領域的技(ji)術(shu)團(tuan)隊,借“智”謀“略”,為礦(kuang)區(qu)修復尋良策、找良方(fang),在廢(fei)礦(kuang)山上(shang)建立(li)起(qi)“生物群結構(gou)穩定、植物多樣性程(cheng)度高(gao)、能(neng)夠自我(wo)更新(xin)演替”的生態小(xiao)環境。
“相繼完成了推地整形、鋪設30萬米種植(zhi)溝、修(xiu)建(jian)8條主干道、3個水體景觀池、9處登山(shan)臺階……累計20萬人次的(de)企(qi)業員(yuan)工、駐地部隊(dui)官兵、團(tuan)員(yuan)青年和廣大市(shi)民輪番上陣,義(yi)務獻工。”金(jin)川集團(tuan)居佳公司礦山(shan)公園綠化管(guan)理(li)組組長張曉峰回憶。
2010年(nian)5月6日,國土資源部批準成立金川國家(jia)礦山(shan)公(gong)園(yuan)。至此(ci),廢石(shi)山(shan)被永(yong)久定格為“公(gong)園(yuan)”。
2018年9月金(jin)川國家礦山公園(yuan)被甘肅省科學技術廳(ting)命名為“甘肅省特色(se)科普基(ji)地”。

然而,修復從未(wei)停(ting)筆。
2019年(nian)4月(yue),經(jing)中國綠化基金(jin)(jin)會和甘肅省綠化委(wei)員會辦(ban)公室批準,金(jin)(jin)川集團(tuan)公司綠委(wei)辦(ban)在金(jin)(jin)川國家(jia)礦山(shan)公園(yuan)實施了(le)“認養管(guan)護靠大家(jia)·美麗鎳(nie)都你(ni)我他(ta)”認建認養公眾網絡(luo)捐(juan)款項目,拓展義務植(zhi)樹盡責方式,同時項目的實施完善了(le)礦山(shan)公園(yuan)的綠化管(guan)護工作。
2023年(nian)投入(ru)(ru)672.75萬元,對礦山(shan)公(gong)園(yuan)(yuan)(yuan)灌溉管網系統進行(xing)改造;2024年(nian)又投入(ru)(ru)915.6萬元,將園(yuan)(yuan)(yuan)內2580米砂土路升級為瀝青路面(mian),修(xiu)繕(shan)礦山(shan)公(gong)園(yuan)(yuan)(yuan)主碑及基(ji)礎設施(shi)。
同(tong)年(nian),礦山公園1號山及正門前建成燈光秀展(zhan)演設(she)(she)備設(she)(she)施(shi),2024年(nian)至2025年(nian)依托(tuo)燈光秀設(she)(she)備設(she)(she)施(shi)開展(zhan)“鎳都之光”系(xi)列展(zhan)演活(huo)動(dong),豐富了(le)廣大(da)市民的文化生活(huo)。
自2013年(nian)(nian)礦(kuang)山(shan)公園建成至今,每年(nian)(nian)冬季,金(jin)川集(ji)團依舊保持傳統(tong)——全體(ti)員工進園清(qing)除(chu)雜草、疏通溝系(xi)。
目(mu)前(qian),礦(kuang)山公園和已建成的(de)(de)北部(bu)防護(hu)林(lin)連(lian)成一(yi)體,形成郁郁蔥蔥的(de)(de)綠(lv)色森林(lin)屏(ping)障,有效改善(shan)市區的(de)(de)空氣環(huan)境質(zhi)量。
每一個清晨,退休的老礦工們踩著新鋪(pu)的瀝(li)青(qing)路登頂,當山風掠(lve)過耳畔(pan),他們深深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俯瞰著整(zheng)個城市的綠(lv)意。
從(cong)“貧(pin)鎳國”到“鎳都”,從(cong)廢(fei)石(shi)山到“綠(lv)肺”,金昌把最硬的(de)(de)記憶,柔軟地放進了清晨的(de)(de)光里。
這座(zuo)資源型城市的綠色轉(zhuan)型,仍在繼續——下一(yi)棵樹,正在巖縫里悄悄發(fa)芽(ya)。
- 2025-09-072025富士G影匯亮相蘭州
- 2025-09-07秋日登高“醫”起行 省人民醫院組織五泉山登山活動
- 2025-09-07金昌市金川區:用綠色行動 鑄就生態宜居之城
- 2025-09-06甘南多地遭強降雨引發水毀 公路部門緊急搶險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