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探尋漢代簡牘中的長城印記(上新了)
原標(biao)題(ti):探尋漢代(dai)簡(jian)牘中的長(chang)城印記(上新(xin)了)

長城,凝(ning)聚(ju)著中(zhong)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眾(zhong)志成城的愛(ai)國情懷。
甘肅簡(jian)牘博物館(guan)新推出的特展“塞防千里固(gu)家(jia)國——簡(jian)牘中的長城歲月(yue)印記展”,利用甘肅出土的219件(組)簡(jian)牘等(deng)文(wen)物、100余幅(fu)圖片,充分展示(shi)漢塞防御(yu)設施體系(xi)的方方面面。
展覽通過“開拓”“戍防(fang)”“融通”“賡(geng)續”4個單元,用“簡(jian)牘實(shi)證(zheng)+文物解謎+科技再(zai)現”三(san)重維度,帶領觀眾感受(shou)和體(ti)驗簡(jian)牘里(li)的中(zhong)(zhong)華文明。其中(zhong)(zhong),1974年8月出(chu)土于居延都尉甲(jia)渠候官(俗稱(cheng)“破城子”)遺(yi)址的3件簡(jian)牘對(dui)研究漢代(dai)邊塞地區的烽火(huo)防(fang)御系統具(ju)有重要價值(zhi)。
《相(xiang)利善弊劍(jian)冊》(見圖(tu))出土(tu)于甲渠候官遺(yi)址內,共6簡(jian),約210字,規整隸書,墨(mo)色(se)如新。該簡(jian)提出了(le)古人辨識寶劍(jian)的(de)(de)一些方法和標準(zhun),對研究漢代的(de)(de)金屬冶煉(lian)和兵(bing)器(qi)制造具有重要(yao)意義。
《塞(sai)上烽火品約》出(chu)土于甲(jia)渠候官(guan)遺址(zhi)第16號房址(zhi)內(nei),共17枚,610余字(zi),記(ji)錄(lu)了根據(ju)不同情況發(fa)出(chu)不同報警信號的規定。如此完整系統地記(ji)錄(lu)烽火品使用的規定,尚屬第一(yi)次(ci)發(fa)現。
《候史(shi)廣(guang)德(de)坐罪行罰檄》用一(yi)根(gen)樹(shu)枝做成,形(xing)制特別,儼然一(yi)根(gen)棍子。簡(jian)牘正(zheng)面(mian)寫檄文標(biao)題,背面(mian)寫候史(shi)廣(guang)德(de)坐罪行罰的(de)具(ju)(ju)體事由。檄文完整具(ju)(ju)體,對研究居延防(fang)(fang)線各部隧的(de)防(fang)(fang)御設施及(ji)邊防(fang)(fang)吏卒的(de)管理具(ju)(ju)有重要價值。
(朱建軍 馬(ma)玉蕓)
- 2025-02-20【祁連山下是我家⑤】古韻山丹風悠揚丨探秘山丹軍馬場:草原上的軍馬傳奇之地
- 2025-02-19甘肅山丹漢明長城宛如“無言史書”演繹古今傳奇
- 2025-02-18千年石窟 五佛沿寺
- 2025-02-17景古城古道,探尋“漢中買茶、熙河易馬”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