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場】直播識字
【我在現場】
光(guang)明日(ri)報記者(zhe) 章正 光(guang)明日(ri)報通訊員 焦(jiao)晶嫻
晚上8點,山東(dong)德州43歲(sui)的(de)網(wang)絡主(zhu)播(bo)程(cheng)(cheng)杰(jie)(jie)準備開始直播(bo)。不(bu)展示(shi)才(cai)藝,也(ye)不(bu)帶貨,程(cheng)(cheng)杰(jie)(jie)將手機鏡(jing)頭(tou)對準了桌上的(de)田字格本。
“我是專門(men)教(jiao)成年人識字、拼音的網(wang)絡(luo)主(zhu)播(bo)。學員(yuan)年齡主(zhu)要集中在40歲至(zhi)70歲之間。直播(bo)平(ping)臺,成了大家提(ti)升(sheng)自我的課堂。”程(cheng)杰邊(bian)向記者(zhe)解釋,邊(bian)打(da)開麥克風。
“這是(shi)‘浮’字(zi)。右邊(bian)的(de)‘孚’不好記(ji)?它在(zai)甲骨文里的(de)意思是(shi)——‘用手抱起孩子(zi)在(zai)哺乳’,記(ji)住了吧?”程杰(jie)一邊(bian)講解,一邊(bian)在(zai)田字(zi)格本上一筆一畫寫著。
寫完字,程杰把(ba)手機鏡頭轉向自己的(de)臉。“韻母‘u’怎(zen)么讀(du)?你家孩子生(sheng)氣時嘴(zui)巴怎(zen)么噘(jue)(jue),你就怎(zen)么噘(jue)(jue)。”說著,程杰夸張地噘(jue)(jue)起嘴(zui),大聲擬音讀(du)著,“嗚——,嗚——”
巴掌大的(de)(de)屏幕,連(lian)接了一百多名(ming)來自各地的(de)(de)學生。他(ta)們跟著(zhu)程杰的(de)(de)直(zhi)播畫面,認真讀拼音(yin)、學認字。
“前幾天,我一(yi)個人乘飛機回了(le)趟老家!認字多了(le),路牌能(neng)看(kan)懂了(le)!”
“我今年(nian)74歲了!在這兒跟小(xiao)老師學點拼音,方便帶(dai)孫子(zi)!”
…………
直播屏幕上,大(da)家(jia)不時交流心得。
“老師,我們啥時候能(neng)畢業?”突(tu)然有(you)人問。
“能上網、會查生字,‘萬(wan)事不求人(ren)’就行!”程(cheng)杰(jie)笑吟(yin)(yin)吟(yin)(yin)地(di)回答(da)。
“我們要好好學!”直(zhi)播(bo)在夜色中繼續,新的留(liu)言不(bu)斷(duan)出現(xian)在屏幕上。
《光明日報》( 2022年11月(yue)22日 01版)
- 2022-11-23《中國娃娃好創意》系列叢書項目啟動
- 2022-11-18長篇小說《入魂槍》講述電競選手傳奇經歷
- 2022-11-18用此刻回應歷史 以奮斗接續榮光——寫在湖北教育出版社成立四十周年之際
- 2022-11-17修史立典 存史啟智 以文化人——大型歷史文獻叢書《復興文庫》編纂出版記
西(xi)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gan)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tou)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