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典籍博物館展出“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展

1月(yue)17日(ri),“二十世紀初中(zhong)國古文獻(xian)四(si)大(da)發(fa)現展(zhan)(zhan)(zhan)”正在位于(yu)北京的國家典(dian)籍博物(wu)(wu)館內展(zhan)(zhan)(zhan)出。本(ben)次展(zhan)(zhan)(zhan)覽分(fen)為(wei)“殷墟甲骨”“居延漢(han)(han)簡”“敦煌(huang)遺書”“明(ming)清檔案”四(si)個專題(ti),首次將分(fen)藏于(yu)各處的四(si)大(da)文獻(xian)薈萃一堂,集中(zhong)多種類型的珍貴文物(wu)(wu)文獻(xian)共(gong)249種,382件,是目前為(wei)止“四(si)大(da)發(fa)現”文物(wu)(wu)最大(da)規模的展(zhan)(zhan)(zhan)覽。圖為(wei)“居延漢(han)(han)簡”展(zhan)(zhan)(zhan)區中(zhong)展(zhan)(zhan)(zhan)示的一條“歷法(fa)簡”的真(zhen)跡實物(wu)(wu)展(zhan)(zhan)(zhan)品。 中(zhong)新社記者 侯宇(yu) 攝

圖為“居延漢簡”展區內的漢簡字形“百家姓”展墻(qiang)。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圖為觀眾在“敦煌遺(yi)書”展區內(nei)參(can)觀。 中新社(she)記者(zhe) 侯宇 攝

圖為觀(guan)眾在“敦煌(huang)遺(yi)書”展區(qu)內的沉浸式體驗區(qu)參觀(guan)。 中(zhong)新社記者 侯宇 攝

圖(tu)為“敦(dun)煌遺書”展(zhan)區內(nei)的經文抄本(ben)展(zhan)品吸引觀眾仔(zi)細(xi)查看。 中新(xin)社記者 侯(hou)宇 攝

圖為觀(guan)眾在“敦(dun)煌遺(yi)書”展區內參觀(guan)。 中新社記者(zhe) 侯宇 攝

圖(tu)為觀眾在“明清(qing)檔案”展區參觀。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圖為“明清檔(dang)案”展區內展示的“樣式雷”《大高殿內坍(tan)塌(ta)修補圖樣》(右)等(deng)展品(pin)吸引觀眾查看。 中(zhong)新社記者 侯宇 攝

圖為“明清檔案”展區內展示的“葡(pu)萄牙(ya)國王若瑟一世(shi)致(zhi)清乾隆(long)帝國書”展品(pin)吸引觀眾用手(shou)機記錄(lu)。 中新(xin)社記者 侯宇 攝(she)

圖(tu)為“殷墟甲骨”展區內(nei)的(de)聲光互(hu)動(dong)區吸引觀眾體驗。 中新社記者 侯(hou)宇 攝

圖為觀(guan)眾在“殷墟甲骨(gu)”展區內參觀(guan)。 中新社記者 侯宇(yu) 攝

圖為(wei)“殷墟甲骨(gu)”展區內一位觀眾參(can)觀“甲骨(gu)文之父”王懿(yi)榮的介紹。 中新社記者 侯(hou)宇 攝
- 2023-01-19“2022年度東方出版社十大人文社科好書”結果揭曉
- 2023-01-19社長總編來薦書|人民東方出版傳媒有限公司總編輯孫涵推薦:《原本大學微言》
- 2023-01-19社長總編來薦書|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推薦:《中國金銀器》
- 2023-01-18請查收!這里有一份2022科普好書書單
西北角(jiao)
中國甘肅(su)網(wang)微(wei)信
微博(bo)甘(gan)肅
學習強(qiang)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