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臨夏是一本教科書,你會選擇?
書籍里(li)的世界繽紛(fen)多彩
你是否對書本里描(miao)繪的景象
印象深刻?
如果
臨夏是一本教科書
你會選擇哪(na)一本細(xi)細(xi)品讀呢?
下面跟著融媒小編
打開專屬于“臨夏的教科書”吧!

去(qu)年暑假,我去(qu)甘(gan)肅永靖縣看爸(ba)(ba)爸(ba)(ba)。到(dao)那兒的第二(er)天,爸(ba)(ba)爸(ba)(ba)就帶我去(qu)參觀(guan)劉家峽水電(dian)站。
汽(qi)車沿(yan)著黃(huang)河岸邊的(de)(de)(de)(de)公路行駛。我坐在車上,遠(yuan)遠(yuan)地望見一座(zuo)銀灰色的(de)(de)(de)(de)大壩,鑲嵌(qian)在狹窄陡(dou)峭(qiao)的(de)(de)(de)(de)山(shan)壁中間。爸爸說(shuo):“那就是水電站的(de)(de)(de)(de)攔河大壩。這座(zuo)大壩有40層(ceng)樓房那么高,奔騰(teng)的(de)(de)(de)(de)黃(huang)河水進入(ru)峽谷(gu),就被它攔腰截住了。”
......
引自《參觀劉(liu)家峽水(shui)電站》
你是否在課本上讀過
這篇《參觀劉家峽水(shui)電站(zhan)》

1958年9月27日
在隆隆的開山炮聲中
劉(liu)家峽水電站(zhan)正(zheng)式動工興建
老一輩建設者們克服
機械設備(bei)不足、技(ji)術手段(duan)落后
生活條(tiao)件艱苦等(deng)諸多困難
硬是以原始的方式
靠人力(li)將水(shui)電站基礎設施
一點點建起來

沒(mei)有工(gong)具,他們(men)自己制造(zao)
沒有汽車,他們人(ren)拉肩(jian)扛(kang)
沒有技術,他(ta)們邊干邊學
1968年10月15日(ri)
劉家峽水電站右岸導流洞下閘
水庫正式蓄水

站在這里
重溫那段歷史
見證一(yi)個偉大(da)民族自立更生
艱苦(ku)奮(fen)斗的拼搏和勇氣

打開歷史課本
感受深厚的文化積淀

臨(lin)夏是中(zhong)華文明的(de)重要起源地之一
早在5000多(duo)年以前就有先民居住(zhu)
全州境內(nei)有文物(wu)遺址548處
是我國新石器(qi)文化最集中
考(kao)古(gu)發掘最多(duo)的地區之(zhi)一
素有“中國彩(cai)陶(tao)之(zhi)鄉”的美譽

臨夏州(zhou)博物館(彩陶館)
是展示彩陶歷史文化
和古代文明的藝(yi)術殿堂
這里館藏文物豐富
特別是以代表
中國彩陶文化(hua)最高成就的(de)
馬(ma)家窯(yao)文(wen)化(hua)彩陶最為豐(feng)富
品級上乘
在國內外具(ju)有重要影響

彩陶王
在這里
漫步徜徉在史(shi)前文化歷(li)史(shi)長河中
真切感受著臨夏的
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

地理需要身臨其境
才能感受其中奧妙
如果你想(xiang)感受地理環(huan)境的魅力
不妨走進和政松鳴巖

松鳴巖景區位于和(he)政(zheng)縣城南
23公里處的太子山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這(zhe)里頂峰(feng)海拔(ba)2736米
總面(mian)積約33平方(fang)公里
與太子山逶迤相連
小峽河奔騰于峽谷(gu)之(zhi)間
青峰接云,古松參天
四季云霧繚繞
終年流水潺潺

每當山風勁吹的時候
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的
千(qian)年古松就會發(fa)出聲響
松濤聲震蕩峽谷
當秋天與松鳴巖相遇
又是怎樣的一幅色彩山水(shui)畫
等你去解鎖~

臨夏盆地地處
黃土高原與(yu)青藏高原的過渡地(di)帶

億萬(wan)年來隨著(zhu)地殼的不斷運動
歷經板塊裂解
造山運動、海洋變(bian)遷的(de)
地質作用
記錄了臨夏地區
古生(sheng)(sheng)代、中生(sheng)(sheng)代、新生(sheng)(sheng)代的
地質演變
擁(yong)有從晚漸新世(shi)一直到早(zao)更新世(shi)的(de)
完整連續地層
為適應(ying)不同生態(tai)環境的古動物
創(chuang)造了絕(jue)佳(jia)的棲息環境
這里也成為
時代(dai)變遷、地(di)質演變、生物演化的
“大舞臺(tai)”
被譽為“古(gu)動物的伊甸園”

臨夏巨犀在漸新世晚期的生態復(fu)原圖(tu) 陳瑜 繪 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圖(tu)
這里有距今
3000多(duo)萬年至100多(duo)萬年的
和政古動物化石群
占據十項世界之最
如果(guo)你(ni)想讓(rang)生(sheng)物知(zhi)識更立體
和政(zheng)古動物(wu)化石博物(wu)館
不容錯過

臨夏是(shi)一座(zuo)“寶(bao)藏”城市
這里不僅風景優美(mei)、歷史人文(wen)濃厚(hou)
而且作為華夏文明的
重要發祥地之一
在這片古老而(er)又(you)神奇的土地(di)上
孕育了許多燦爛輝煌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

葫蘆博古架

外鴕鳥蛋(dan)內鴯鹋蛋(dan)《牡丹亭》

《河州葫蘆娃》

河州磚雕
蛋(dan)雕、磚雕、葫(hu)蘆雕刻、泥塑
無(wu)不(bu)展示著傳統(tong)文(wen)化這(zhe)魅力
想(xiang)要近距離體驗臨夏(xia)的悠悠古韻
駐足觀賞臨夏(xia)非遺技藝的
精巧絕妙嗎?
在八坊十三巷
這些都能找到!

從古至今
音(yin)樂都(dou)是(shi)人(ren)類(lei)最具感染力的
藝術表現形式之一

臨夏是花兒的故鄉
是(shi)花兒的發(fa)祥(xiang)地(di)和最主要的傳(chuan)唱地(di)
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
“中國花兒之鄉”的稱號
河(he)州(zhou)花兒內容豐富(fu)多彩
語(yu)言生動形(xing)象,曲調高亢悠長
演唱形式多樣
被譽(yu)為“大西北之魂”“活(huo)著的詩(shi)經”
“中國古老文(wen)化的活化石(shi)”
是最具(ju)臨夏特色(se)的文化瑰寶
是祖國藝術百花園中
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
如果(guo)你想了解(jie)花兒更多
可以走進臨(lin)夏(xia)州博(bo)物館(guan)

這里有(you)郭正清先生、王武明先生
收(shou)藏數十年收(shou)藏的5300多(duo)件
花兒歷史文獻資料
是全國花兒文(wen)獻資料(liao)最豐富、
體系最完整(zheng)的收藏之地

如(ru)果你想(xiang)近距(ju)離體驗臨夏的活力(li)
清晨的(de)東郊公(gong)園(yuan)、人民紅園(yuan)不容錯過(guo)
晨曦微露間
散步休閑、鍛煉健身(shen)的人們
盡情(qing)享受著(zhu)運動帶來的快(kuai)樂(le)
蓬勃開(kai)展的全民健身活動
讓(rang)這片土地處處充滿(man)朝(chao)氣與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
臨夏還有頻頻摘得
全省桂冠的籃球隊
有數萬名各級(ji)注冊的籃球運(yun)動員
有幾乎覆蓋全部(bu)行政村的籃(lan)球設施
有眾多的各年齡段
熱愛籃球運動的人們……
如果說非要選一項
體育運動代表臨夏
那么
籃球運動當之無愧
其實
臨夏(xia)這本“書”
它的魅力無需多言
其中還藏著更多驚喜
等你來(lai)細(xi)細(xi)“品(pin)讀(du)”~
- 2023-11-02“隴右名山”興隆山深秋打翻調色板
- 2023-10-26書信簡牘傳真情
- 2023-10-11【隴上非遺】非遺里的甘肅味道
- 2023-10-09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迎客首破300萬人次
西(xi)北角
中國甘(gan)肅(su)網微(wei)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h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