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縣道情皮影戲 光影流轉千年間

精彩的(de)演出(chu)吸(xi)引(yin)觀眾(zhong)駐(zhu)足觀看。

許明堂和戲班人(ren)員(yuan)演出《羅通掃(sao)北》。

許明堂完全融(rong)入了光與影的藝術(shu)。

張治文(wen)以(yi)刀為筆,精心制作皮(pi)影。
在(zai)慶陽市環(huan)縣(xian),有(you)一種古老而獨特(te)的(de)藝術形(xing)式——環(huan)縣(xian)道(dao)情皮影戲。它以(yi)優(you)美(mei)獨特(te)的(de)道(dao)情音(yin)樂唱腔和(he)精雕(diao)細刻(ke)的(de)皮影表(biao)演為特(te)色,是我國非物質文化(hua)遺(yi)產(chan)中的(de)一顆(ke)璀璨(can)明珠。
近日(ri),記者走(zou)進環縣環州故城道情皮影館(guan),燈光暗(an)去(qu),音樂(le)響(xiang)起,泛黃(huang)的幕布后,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許(xu)明堂的“老(lao)道情”吼起來,在他的十指轉動間,幕布上的皮影人物“活”起來:坐(zuo)臥、行走(zou)、提(ti)袍甩袖,伴隨著各(ge)種樂(le)器(qi),一場精彩的《羅通掃北》皮影戲(xi)上演。
手工藝人張治文借(jie)鑒民間剪紙的(de)(de)傳統手法,以牛(niu)皮(pi)為料,按照制皮(pi)、過樣、雕刻、著色、出水(shui)、裝訂等工序精心制作(zuo)一張張皮(pi)影。道情皮(pi)影既是演出的(de)(de)道具(ju)又是獨立的(de)(de)藝術品,魅力在(zai)于其獨特(te)的(de)(de)表(biao)演形式和精湛的(de)(de)制作(zuo)工藝。
2006年(nian),環縣(xian)道情(qing)皮(pi)影被列入首(shou)批(pi)國(guo)家級非物質文(wen)化(hua)遺產代表(biao)性項目(mu)名錄。如今,這門有著千年(nian)歷史的古老藝術在傳承中不斷創(chuang)新(xin)(xin),煥發出新(xin)(xin)的生機與(yu)活力。
新甘肅·甘肅日報(bao)記者 丁 凱
- 2025-02-20甘肅小伙和他的紙影哪吒!
- 2025-02-20文化中國行|平涼華亭疳娃娃:燎疳節中的吉祥物
- 2025-02-17煙火最深處 “融”賞非遺年——探訪蘭州非遺代表性項目
- 2025-02-17四季輪轉中難舍一碗慶陽饸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