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震云:思考成熟后,會寫不“躺平”的都市年輕人
中新社吉隆坡5月31日電 題(ti):劉震(zhen)云:思考成熟后,會(hui)寫不“躺平”的都市年輕人
中新社記者 陳悅(yue)
帶著以自己故鄉河南延(yan)津(jin)為背景的長篇小說《一日三秋》,中國作家(jia)劉震云來到(dao)馬來西(xi)亞吉隆坡國際(ji)書展,并于(yu)29日和馬來西(xi)亞作家(jia)許通元對談(tan)。
劉震云的訪談,是(shi)第40屆(jie)馬來(lai)西亞(ya)吉隆坡國(guo)(guo)際書展中國(guo)(guo)主賓國(guo)(guo)活(huo)(huo)動之一。此(ci)次是(shi)中國(guo)(guo)首(shou)次在東(dong)盟國(guo)(guo)家國(guo)(guo)際書展上舉辦主賓國(guo)(guo)活(huo)(huo)動。
在異國他(ta)鄉的吉隆坡,劉震云(yun)還(huan)遇到了自己的“老鄉”——幾位(wei)來自河南封丘的讀者。劉震云(yun)向其中一(yi)位(wei)“老鄉”承諾:未來,等(deng)到思(si)考成(cheng)熟了,自己會寫(xie)一(yi)部以大都市為背景的長篇(pian)小(xiao)說。
在(zai)(zai)很多(duo)讀者的印象中,劉(liu)震(zhen)云(yun)的小說(shuo)離不開河南(nan),離不開“有(you)(you)黃沙(sha)也有(you)(you)鹽堿”的故(gu)鄉延(yan)津。從早(zao)年的《塔鋪》到(dao)《一句頂一萬句》,再(zai)到(dao)最新(xin)的《一日三秋》,雖(sui)然(ran)(ran)風格有(you)(you)所演變,但躍然(ran)(ran)于紙上的都是延(yan)津這座小城中普通民眾的過去、現在(zai)(zai)和將來。劉(liu)震(zhen)云(yun)自己(ji)(ji)也說(shuo),對一個作家而言,從故(gu)鄉落筆(bi)是因為“所有(you)(you)作家一開始都會寫(xie)自己(ji)(ji)熟悉(xi)的生活”。
其實在劉震云創作早期,他筆下也曾有(you)過《一地雞毛》《單位(wei)》,塑造了生活在大城(cheng)市中(zhong)的(de)青年(nian)——“小(xiao)林”。
在(zai)書展上(shang)和讀(du)者(zhe)的(de)對(dui)話(hua)中(zhong),劉(liu)震云(yun)說,現在(zai)很多人(ren)形容中(zhong)國“90后(hou)”“00后(hou)”年輕人(ren)“躺(tang)(tang)平(ping)”,但自(zi)己并不這么看(kan),“沒(mei)有人(ren)是(shi)(shi)躺(tang)(tang)平(ping)的(de),躺(tang)(tang)平(ping)了怎么生活呢(ni)?”劉(liu)震云(yun)眼中(zhong)一(yi)個(ge)不“躺(tang)(tang)平(ping)”的(de)例子(zi)就是(shi)(shi)“外賣小哥”。“這是(shi)(shi)唯一(yi)一(yi)個(ge)跑著上(shang)班的(de)職業”,“他們在(zai)拼了命奔跑工作”。
“作家要關注民族的(de)歷史、當(dang)前和(he)未來。”在(zai)和(he)許通元的(de)對談中,劉(liu)震云說(shuo),一方(fang)面作家要關注生活(huo),一方(fang)面要融入自己的(de)思想和(he)藝術穿透力(li),“缺一不可”。
思想和(he)思考(kao),是(shi)當天(tian)對談中,劉震云(yun)反復提及的兩個詞。
近年來,劉震(zhen)云的(de)(de)作(zuo)品(pin)成(cheng)為影視改編的(de)(de)熱(re)門。對談(tan)中(zhong)言(yan)及于此,劉震(zhen)云笑著說(shuo)(shuo),“因為我寫得(de)好”。他表示(shi),小說(shuo)(shuo)的(de)(de)觀賞方式(shi)和影視是不同的(de)(de):小說(shuo)(shuo)的(de)(de)閱(yue)讀形式(shi)如兩(liang)人在燈(deng)下談(tan)心,可以展現深(shen)刻的(de)(de)內容;電影是“許多人一起看”,“這決定了(le)它必然是大眾(zhong)的(de)(de)藝術”。
劉震云(yun)還說,在世(shi)界各地,自己被問到(dao)最多的是(shi)“你為什么那么幽(you)(you)默”。劉震云(yun)認為,幽(you)(you)默的第一(yi)層級(ji)是(shi)語(yu)言的幽(you)(you)默,再(zai)往上則依次是(shi)細節的幽(you)(you)默、情節的幽(you)(you)默、故事結構上的幽(you)(you)默,最高便是(shi)“道理(li)上的幽(you)(you)默”。語(yu)言的幽(you)(you)默在翻譯時可能會(hui)受到(dao)限(xian)制,但“道理(li)上的幽(you)(you)默”可以沖破國家(jia)、民族的局限(xian)性。
對馬(ma)來(lai)西亞華(hua)人(ren)讀者而(er)言(yan)(yan),劉(liu)震云的(de)作品(pin)沒有語言(yan)(yan)上的(de)隔(ge)閡感。書展期間,無(wu)論走到哪里,劉(liu)震云都(dou)能(neng)收獲(huo)很多當地讀者的(de)熱情。身為北京國際(ji)圖書博覽會(hui)閱讀推(tui)廣(guang)形象大使的(de)劉(liu)震云也特意邀請馬(ma)來(lai)西亞讀者今年(nian)6月到北京國際(ji)圖書博覽會(hui),繼續文學的(de)對話。
一位馬來西亞年輕讀者對中新社記者說(shuo),對當地年輕一代華人而(er)言(yan),中國大(da)都市(shi)生活也許更具(ju)親和力,很期待劉震云思(si)考(kao)成熟之后以大(da)都市(shi)為(wei)背景的新作(zuo)品(pin)。(完)
- 2023-06-01長篇小說《擊水三千》:反寫人生與“重來”之力
- 2023-06-01名家“六一”寄語小讀者:人生是一場馬拉松 讓讀書成為習慣
- 2023-06-01科幻小說有預言功能嗎?劉慈欣、王晉康對話中小學生
- 2023-06-01向歷史和時代交出散文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