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學者聚焦中國三大史詩保護傳承
本報(bao)電 (聞逸(yi))由中(zhong)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wen)學研(yan)究所主辦(ban)(ban)的(de)“中(zhong)國三(san)大史詩(shi)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國際論壇(tan)日前(qian)在(zai)北(bei)京舉辦(ban)(ban),來自中(zhong)國、匈牙利(li)、俄(e)羅斯(si)、蒙古國、吉爾(er)吉斯(si)斯(si)坦和(he)韓國的(de)50位學者專(zhuan)家與會,共同對中(zhong)國三(san)大史詩(shi)的(de)保護傳(chuan)承展開交流和(he)分享。
中(zhong)國(guo)三大(da)史詩(shi)是指藏族、蒙(meng)古族的(de)《格薩(斯)爾(er)》,柯爾(er)克(ke)孜族的(de)《瑪納斯》和蒙(meng)古族的(de)《江(jiang)格爾(er)》。同時,他們也是歐亞(ya)大(da)陸多個國(guo)家共(gong)享的(de)史詩(shi)。
本(ben)次研討(tao)會(hui)分(fen)為《格薩(斯)爾》《瑪納斯》《江格爾》三(san)(san)(san)個分(fen)論壇(tan),議題涵蓋三(san)(san)(san)大(da)史(shi)詩(shi)(shi)與人(ren)類命運共(gong)同體、史(shi)詩(shi)(shi)的(de)跨學科、多媒介轉(zhuan)化(hua)研究、口頭(tou)詩(shi)(shi)學研究、史(shi)詩(shi)(shi)與非物質文(wen)(wen)化(hua)遺產、史(shi)詩(shi)(shi)的(de)史(shi)料(liao)、檔案、版本(ben)學研究以及數據庫建設等,旨在向國(guo)(guo)際(ji)社會(hui)展示中國(guo)(guo)史(shi)詩(shi)(shi)研究這10年的(de)成(cheng)就與中國(guo)(guo)故事,推動三(san)(san)(san)大(da)史(shi)詩(shi)(shi)學術傳承(cheng)保護和(he)研究的(de)國(guo)(guo)際(ji)合作,推動國(guo)(guo)際(ji)三(san)(san)(san)大(da)史(shi)詩(shi)(shi)研究深入(ru)發展,系統探討(tao)三(san)(san)(san)大(da)史(shi)詩(shi)(shi)的(de)文(wen)(wen)本(ben)、傳播、保護、傳承(cheng)與創新,展現史(shi)詩(shi)(shi)在當代中華文(wen)(wen)化(hua)建設和(he)世界文(wen)(wen)化(hua)交流中的(de)價值(zhi)和(he)意義。
主辦(ban)方表(biao)示(shi),中國(guo)三(san)大史詩的創造性(xing)轉化(hua)與創新性(xing)發(fa)展是一(yi)項長期(qi)工作,需要充分梳(shu)理已有成果,吸引相關各方力量,把這(zhe)些優秀傳統文化(hua)發(fa)展好、轉化(hua)好。(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10-17《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檔案學》首發面世
- 2023-10-17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千里江山圖》: 先鋒與革命的“信使之函” 李 音
- 2023-10-17讓讀書成為新時尚
- 2023-10-17《大陜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