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守藝人”用石雕“還原”古詩詞:為作品雕出“魂”
浙江“守藝(yi)人”用石雕“還(huan)原”古詩(shi)詞:為作品雕出(chu)“魂”

徐偉軍作品《飛流直下三千(qian)尺》。 童笑雨 攝
中新網杭州8月21日電 (記者 童笑雨)談及(ji)詩(shi)句“欲與(yu)天(tian)公試比(bi)高”時,腦海(hai)中會浮現什么(me)畫面?是(shi)一(yi)(yi)個人(ren)站在山巔眺望遠方,還是(shi)一(yi)(yi)只雄鷹展翅翱(ao)翔?
中國工藝美術(shu)大師徐偉軍卻在一塊青田龍蛋石上雕刻了一只(zhi)從老竹根里長出的(de)(de)新筍。這看似和詩(shi)詞(ci)不(bu)相關,但在他看來,這是(shi)竹的(de)(de)堅韌(ren)和生(sheng)命力的(de)(de)體現(xian),是(shi)其“欲與天(tian)公試比高”的(de)(de)傲(ao)氣。“這也是(shi)作(zuo)品的(de)(de)‘魂’。”

展覽現場。 童笑雨(yu) 攝
8月21日(ri),“獻禮二十(shi)大 煉石藝術人生——徐(xu)偉軍及青田縣石雕(diao)廠作(zuo)(zuo)品(pin)展”在浙江(jiang)杭州(zhou)開幕,現場展出一百件主(zhu)題石雕(diao)作(zuo)(zuo)品(pin)。其中,有不少作(zuo)(zuo)品(pin)“還原”了詩詞(ci)中的(de)“名場面”。
青(qing)田(tian)石雕,是一(yi)門以(yi)青(qing)田(tian)石為材(cai)料的傳(chuan)(chuan)統(tong)石雕藝(yi)術,因取材(cai)于浙江省青(qing)田(tian)縣所產的優質葉(xie)蠟石而得(de)名(ming)。2006年,青(qing)田(tian)石雕入(ru)選第一(yi)批(pi)國家級非物質文(wen)化遺產名(ming)錄;2018年,青(qing)田(tian)石雕入(ru)選第一(yi)批(pi)國家傳(chuan)(chuan)統(tong)工(gong)藝(yi)振(zhen)興目錄。

展覽現場(chang)。 童(tong)笑(xiao)雨 攝(she)
作為(wei)展覽(lan)的學術(shu)主持,浙江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xi)杭間表(biao)示,此次(ci)展覽(lan)不僅是徐(xu)偉軍石雕藝術(shu)的一次(ci)集中展現(xian),同(tong)時也是青田石雕藝術(shu)的一次(ci)集體(ti)亮相。
此(ci)次展覽分為大國(guo)、源流、風骨、文(wen)脈、生活、芳華、夢想七(qi)個篇章(zhang),石雕的題材涉及花鳥、人(ren)物、山水、歷史事件、傳說(shuo)故(gu)事等方面(mian)。有的作品提取了詩詞(ci)中的內(nei)容,精工雕琢。

展(zhan)覽現場(chang),觀眾在觀展(zhan)。 童笑(xiao)雨 攝
青田石雕講究“因材施藝,因色(se)取(qu)俏”。徐偉軍(jun)的作品《欲與天(tian)公試比高》《飛流直下三千(qian)尺》《黃(huang)河(he)遠上白(bai)云間》《霜葉(xie)紅于二月(yue)花》等(deng),都(dou)巧借石頭顏色(se)和(he)特征,進行創作。
如《欲與(yu)天(tian)公試(shi)比高(gao)》雕刻的(de)(de)是新(xin)筍。透(tou)過深棕(zong)色、中空的(de)(de)老竹殼的(de)(de)裂口,可以看到新(xin)的(de)(de)春筍形態初(chu)成(cheng),挺拔著(zhu)身姿(zi)。在徐偉(wei)軍看來(lai),竹筍雖未抽節成(cheng)竹,但已有了剔透(tou)頑強(qiang)的(de)(de)身形,層(ceng)層(ceng)直(zhi)上,有著(zhu)“欲與(yu)天(tian)公試(shi)比高(gao)”的(de)(de)傲氣。
談(tan)及構思(si),他(ta)表示,因為自(zi)己的家鄉麗水多山,群(qun)山之下竹(zhu)(zhu)子特(te)別(bie)多,隨處可見成片的竹(zhu)(zhu)海。他(ta)熟(shu)悉山、熟(shu)悉竹(zhu)(zhu),也熟(shu)悉竹(zhu)(zhu)的形貌(mao)特(te)征和品格風骨。“它在山坡可生,在亂(luan)石可生,倔強又頑(wan)強。頗有‘深林人不知,明月(yue)來(lai)相照’的孤獨與堅持。”
他提到,有的石(shi)雕(diao)(diao)(diao)作品(pin)雖然(ran)精(jing)雕(diao)(diao)(diao)細(xi)刻,但它沒有“魂”,一眼(yan)就知(zhi)道這是(shi)件商品(pin)。但有的石(shi)雕(diao)(diao)(diao)有創意也有意境(jing)。藝術就是(shi)讓人去思、去想那(nei)些看不見的東西。

石雕(diao)作品《一鳴驚人》。 童笑雨 攝
正是因為(wei)帶著這些想法,在(zai)創作(zuo)《飛流直下三(san)千(qian)尺(chi)》時,徐(xu)偉軍(jun)并不(bu)是在(zai)山(shan)石頂端直接刻出瀑(pu)布,而(er)是讓瀑(pu)布從一片松林中(zhong)垂直而(er)下,“途徑”下一片松林,再(zai)流向四周,創造(zao)出瀑(pu)布的磅礴之勢。記者(zhe)看到(dao),整件作(zuo)品,氣韻(yun)生動。徐(xu)偉軍(jun)還特地(di)保留了原石粗(cu)糙的表皮,刻畫出懸崖峭(qiao)壁的嶙峋之態。
在青田(tian)石雕雕刻(ke)技藝中(zhong)(zhong),鏤(lou)雕是(shi)最具特色的(de)(de)一(yi)種,也是(shi)最難掌握的(de)(de)一(yi)種。作品(pin)《霜葉(xie)紅于二月花》中(zhong)(zhong)的(de)(de)楓葉(xie)層(ceng)(ceng)層(ceng)(ceng)疊(die)疊(die),葉(xie)子間的(de)(de)疏密恰到好處。
“青田石雕的發展關鍵在于對文化(hua)(hua)的追(zhui)求和觀念(nian)的突破,其次(ci)才是(shi)材料(liao)和技(ji)藝(yi)的轉變。”徐(xu)偉(wei)軍表示(shi),未來他將(jiang)繼續以(yi)“創(chuang)造性(xing)轉化(hua)(hua)、創(chuang)新性(xing)發展”為指引,展現傳(chuan)統工(gong)藝(yi)之精和中華文化(hua)(hua)之美。

展覽現場(chang)的一件石(shi)雕作品引得觀(guan)眾拍(pai)照。 童笑雨 攝
據(ju)悉,本次展覽(lan)在浙江(jiang)展覽(lan)館舉行,將持續(xu)至8月28日。(完)
- 2022-08-22作家葛亮新作《燕食記》:三餐惹味處 半部嶺南史
- 2022-08-22國家版權局印發暫行規定 保障閱讀障礙者文化權益
- 2022-08-22少年擺攤免費借書,“外婆家的圖書館”為何動人
- 2022-08-22青海是個能夠產生大作品的地方
西北角(jiao)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bo)甘肅
學習強國
今(jin)日頭條號(hao)




